2015年12月,钤山镇人大代表工作室接待群众结束的第四天,该镇新址村村民李细红的林地纠纷问题就得到了解决,一年来压在他心头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2014年年末,与往年一样,为使山地上的树林在来年长势更好,李细红来到位于罗几坑的自家山地上清山。登上山地,正准备着手做活时,李细红见到家住白芒村的村民谢某同在山地上清山,此时,李细红才发现谢某种植的树苗越界种到自己的林地上来了。见此情况,李细红心里犯起了嘀咕:谢某虽然在这块山地上有点土地,但不属于林地,只能种植瓜果蔬菜,现在他不但栽种树木还越了界,这以后林权界限如何分得清?想到这里,李细红制止了正在做活的谢某,与他沟通商量能否清山后不再栽种树苗并保证以后不再越界种植。当日商量未果。过了几日,李细红来到白芒村找到谢某和其村委再次就林地问题进行协商,但双方又没有谈成,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多次协调未果后,李细红感到纠结,他望着手中的林权证,心里踌躇着今后这几亩林地的使用权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正当李细红一筹莫展时,镇人大代表工作室群众接待日活动的开展让他有了反映情况、表达愿望的机会。
2015年12月25日,在时长2个多小时的接待群众结束后,市人大代表立即督促钤山镇政府领导短时间内解决李细红和谢某的林地纠纷问题。为弄清情况,明确林地界址,镇政府领导联系县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组织镇林业办和双方所在村委干部,到山地现场就林地纠纷问题再次进行协调。
经过县林业局林业工作站和镇林业办工作人员现场勘察,认为谢某越界种树属实,但已付诸劳动。鉴于这种情况,双方达成协议,由李细红支付谢某1000元劳务费,谢某也不越界,毗邻李细红的土地上不种树也不越界。面对公平的调解,李细红舒了一口气,谢某也心服口服。
3月10日,记者来到钤山镇人大代表工作室,现场了解了李细红与谢某的林地纠纷化解情况。谈起人大代表工作室对畅通民情,倾听民意所发挥的作用,分宜县林业办主任黄清林直夸赞道:“创建镇人大代表工作室为百姓搭建起与政府沟通联系的平台,让百姓有了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渠道,对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是十分有利的。”
